《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研讨活动
活动背景与意义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标志着艺术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性,旨在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
小学音乐组第一次教研活动的核心任务是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其核心理念与实施路径,为后续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活动内容与流程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理念: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性。新课程标准强调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设计思路:适应学生发展,分段设计课程;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体现艺术学习特点,优化评价机制。
教学经验分享
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分享了如何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通过游戏、律动、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与“玩”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讨论了如何将新课程标准中的“以生为本”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们探讨了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和律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在高年级教学中,可以结合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强调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品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艺术素养。
活动成果与反思
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确了教学目标和实施路径。例如,如何在课堂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教师们认识到,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情感陶冶和价值观塑造的过程。
教学改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艺术体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教师们计划加强跨学科融合,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2024--2025年第一学期音乐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