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5月27日和6月4日晚全体老师参加了由苏州市教育局主办的为期三次的中小学心理问题识别和干预专题培训,进一步推进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班主任们的履责能力, 加强了校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干预能力。
在培训中,专家老师们从心理危机的识别、高危人群特征、危机干预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重点分享了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危机事件,并提供了各级心理热线联系方式,让我们一线教师能够了解身边相关途径,正确使用身边优秀资源。
5月20日晚,第一期培训活动特邀镜心通心理专家团队的杜亚松教授,作“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的表现及处理”为主题的讲座。杜教授通过真实事例,细致分析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危害的表现及处理,引导老师关注存在心理困惑、行为异常的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减负赋能、突破自我、健康成长。
5月27日晚,第二期培训高晓墉老师结合现实案例,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的原因作深入分析,讲解了自卑型、愤怒型、乐观型3种心理危机类型存在的不良表征以及相对应的解释风格,带领班主任进一步探究了自卑型和愤怒型的根源有遗传基因、重要他人评价、自身失败经历等,而对于抑郁和愤怒型孩子的具体帮助,应从家长和老师的心理辅导帮助入手,陪伴孩子们走向乐观的自己。
6月4日晚,第三期培训活动由心理专家陈维麟主讲。陈老师指出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危机有三大要素:遇到重大的生活事件的刺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精神问题或性格异常,简要阐述教师如何积极管理和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思路,并着重分析了积极管理和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举措,指导老师们要建立动静结合的学生心理危机识别系统。对于个体特质和处事能力方面,老师们还需不断摸索和成长。同时,还应关注到—创建优良班集体,协调家校配合以及校园积极心理学的普及都是积极应对及管理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行动方法。
通过本次培训,我校老师们再一次强化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意识,对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能力也有所巩固和提升。期待老师们今后继续用一颗关爱的心,关注学生心理情况;同时用专业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