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识字9 日月明
日期:2021-01-05 14:34:28  浏览量:355

    骨干教师每学期一节示范课,叶娟芳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上册识字课文《日月明》,课堂揭秘了汉字造字原理,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识字的有效性。



识字日月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明、尘”等11个生字和课后词语,认识日字旁,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会意字,并认识“加一加”的认字方法;

3.通过理解字义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并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的会意字,学会“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2.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象形字导入揭题。

1.课件随机出示象形字图片,指名认读,知道这样用图形表示事物的汉字叫象形字。

2.动画演示象形字日、月组合成“明”认读“明”,读准后鼻音,全班齐读“明”。

3.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字(出示图片),师介绍:古人可真有意思,他们白天看到最亮的是太阳,晚上最亮的是月亮,把两个字加一加,就成了“明”,表示光明、明亮的意思。(课件出示:字的两部分意义合起来是整个字的意义,这种字叫会意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让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吧,它们都藏在《日月明》这一课里。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韵文,激趣识字。

1.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韵文,学生指字跟读。

2)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带拼音生字:明,从,众,双;尘,林,森,心;力,木,条。)请生开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4)引导生发现第一行生字是后鼻音,第二行生字是前鼻音,相机出示课后“读一读”,男女生比赛读。

5)全班齐读带拼音课文。

6)去掉拼音,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2.看图识字

1)课件出示图片,猜猜右边是什么字?为什么?

力:古时候的一种干活的农具,相当于“锄头”。

男:图中上面是田,下面是锄头,在古代负责做农活的是男人。理解“田力男”

2)出示:日月明,田力男,指名读、全班齐读。

3)出示:小大尖,小土尘。师提问:为什么“小”字加上“大”字成了“尖”?“小”加上“土”组成了“尘”?

请生回答,师相机结合身边的事物认识“尖”,如“笔尖”结合学过的课文“草芽尖尖”。认识“尖”,让学生感悟从大变小的一头非常尖锐;出示尘土的图片让生大胆回答“小小的泥土就是尘土”。

师小结:会意字的意思就是把每部分的字义结合起来。所以——(学生接读:小大尖,小土尘。)

4)会观察,会思考,聪明的你们能猜出这些图代表什么字吗?(出示图片:从、众、林、森)

师:你们怎么猜出来的?请生回答。

相机出示课文: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

师生合作读,全班拍手读。

3.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字也是两两搭配,三个相同的字加起来的。例如——

(出示:两又_____,三日______;双月______,三口_____

结合图片让学生简单认读。

三、看图说话,理解内涵

1.(出示森林图片和课文插图)师:一片森林里,有很多很多棵树。这不,有三个小朋友就在种树呢!谁能说说每个人都在干什么?(图中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林,小月,小明)

2.回归课文:请生回答,师相机小结:他们每个人都做着不同的事情,但他们很团结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把这棵树——(请生回答)这就叫“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出示)(板书:团结)

3.在他们的团结合作下,种了一棵又一棵树,长成了一片大森林。齐读课文。

3.趣味延伸

师小结:看看,古人真厉害!在造字的时候想到把字的意思结合在一起,把字加一加,变成会意字,还把道理告诉我们了。现在我们轻松一刻,看看这些字有什么意思呢?

(出示课后题目)请生大胆猜字义。

1)先请生回答是什么字;

2)结合图片,猜猜字的意思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学写“心”字。

1)课件出示“心”的图片,了解演变过程

2)认识新笔画“卧钩”,正确书写心的笔顺

3)观察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2.学写“林”

1)“双木林”,当“木”字变成“林”字,哪里有变化?引导生观察“木”字最后一笔变成点,写得窄小一点。

2)注意“林”左右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根据书上例字进行对比评价。

板书设计:

9.日月明

象形字                火……

会意字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63731012@163.com|举报电话:0512-63731012(注:该举报电话为网站所属单位的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 ©江村实验学校(2020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沿湖西路285号|总机:0512-63731012
苏ICP备2022047387号